【蠶寶寶飼料哪裡有賣?】臺灣家蠶人工飼料的研發進展與應用 (蠶寶寶飼料) 作者:林孟均(副研究員) - 盧美君(副研究員兼分場長)
本文章原作者:行政院農委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林孟均(副研究員) - 盧美君(副研究員兼分場長)..本文章內容版權為原作者所有,華成書局經過原作者同意授權"蠶寶寶專賣店-華成書局"轉載並註明來源出處.華成書局特此致謝..
圖一、台灣農改場研發改良出以人工飼料可精準掌控家蠶品質 ,可做為生物科技及醫療疫苗原料使用。也解決沒有桑葉也可以飼養蠶寶寶及一年四季都可以養蠶寶寶的解決方案。#臺灣改良的人工飼料目前正等待技術授權承接轉移進行量產。
圖一、臺灣農改場研發改良出以人工飼料可精準掌控家蠶品質 ,可做為生物科技及醫療疫苗原料使用。
【#前言】 家蠶( Bombyx mori L.)為大家所熟知的 經濟昆蟲,許多人童年都有飼養家蠶的經驗及 回憶。隨著分子生物研究的崛起,家蠶不再只 是自然科學課程的一個章節,而是足以改變人 類未來生活的小型蛋白工廠。家蠶為高蛋白產 能的昆蟲,成熟的蠶會結繭製造大量的絲蛋 白,負責產生絲蛋白的絹絲腺,自家蠶孵化到 成熟增加了160,000倍的重量,佔熟蠶體重的 40~50%。自2004年家蠶全基因體解序後,運 用家蠶產生各種功能性蛋白的研究開始蓬勃發 展,其中基因轉殖蠶(Transgenic silkworm) 或生物反應器(Bioreactor)等技術,運用家 蠶為原料製造檢測試劑、疫苗、抗體或藥品等 醫藥級產品為主,因相較於大型實驗動物,具 製造期程短、安全性高、產能大及成本低等優 勢,受到各界的矚目,如:日本Sysmex 與片 倉工業運用家蠶合作開發的抗血栓試劑、日 本Toray公司以家蠶為反應器製造的重組干擾 素(interferon, INF),用來治療貓的皰疹病毒 (herpesvirus)、杯狀病毒(calicivirus),及犬 類的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等疾 病,相關產品熱銷日本及歐盟各國。